Route
Contact us
2024-04-19 07:22:56
日常医疗急救知识范例6篇随着急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急救网站的建立,缩短了抢救半径,急救能力大大提高,但城市急救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容忽视,尤其是现场急救。要做好这项工作领导是关键。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把现场急救建设当大事抓,加大普及现场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并要求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从组织上、人力上、物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把加强城市现场急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要求各级医疗单位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定期组织现场急救技术培训。同时,还建议上级卫生部门投入经费,统一印制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易学易懂、易掌握的现场急救技术小册子、挂图,方便学习及组织训练。
各级医院在抓好自身业务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强基层急救技术的传帮带,把此项工作当作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如医院门诊部、急救中心(急诊室)设置现场急救技术挂图、宣传栏,从而达到推广急救知识、急救技术的作用。另外,各级医院要发挥技术优势,建立技术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培训班,逐级组织医务人员、特殊群体进行技术培训,建立急救技术培训网络,及时培训急救技术骨干,带动城市现场急救建设的顺利展开。
全国有许多疗养院,各疗养院每年都会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员疗养,在疗养人员中有干部、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工人等,他们不论是在职或是离退休,都会或多或少接触社会的不同群体,对他们进行现场急救知识的传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在疗养院把传授现场急救知识作为提高休养员卫生保健知识的重要内容,教会休养员在遇到心脑血管急症、外伤、溺水、骨折、烧伤等急症情况下如何自救互救,推动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
目前,城市的街道办事处设有为市民提供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社区服务,尤其在人口密集的地段基本都开设了此项服务,可以覆盖城市的大多数市民。因此,在社区服务中开展现场急救技术的宣传教育,收效会更大。
城市的每个居民区,都有一些私人诊所,发挥这些诊所中医务人员的作用,无疑能增加现场急救的有生力量。因此,除加强对现有私人诊所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外,对新申请开办私人诊所的医务人员,应把熟练掌握现场急救技术作为必备条件之一。
城市驻军部队、人民、企事业单位、学校、交通管理等部门,常常是发生急症的第一现场或这些部门的人员首先到达急症现场,因此,要尽可能地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技术的培训,尽力在这些特殊群体中普及常见急症的现场急救知识,发挥他们在现场急救中的主力军作用。
结果急救知识了解的程度与文化程度密切相关,农村居民对急救知识的了解非常少且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单一,但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意愿很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各种急症和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1\],公众的急救水平已成为人们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但急救知识的普及尚未达到全民化。为此,笔者调查了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320名居民对急救常识掌握情况,并对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急救意识、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随机抽样法,结合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化程度、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遇到急症时首先采取的措施、居民是否需要掌握一些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方法等。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09份,有效问卷299份,回收有效率为96.7%。
2.1 文化程度 具有大学(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1人(10.37%),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有46人(15.38%),其余是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2.6 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获取急救常识 政府组织医疗队宣传教育90人(30.10%),居民自己通过各种方式获得122人(40.80%),社区卫生服务站演练、培训26人(8.69%),其他(朋友、亲属)55人(18.39%)。
3.1.1 居民急救意愿很强 调查结果显示:95.98%的人认为非常需要掌握急救常识,95.32%的人非常希望获急救常识,这说明社区居民的急救意愿很强。
3.1.2 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意识和知识水平较薄弱 40.80%的居民认为自己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获得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方法,30.10%的居民认为应该由政府组织医疗人员普及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方法。在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中有:67.22%的居民是在日常生活看电视、听广播时无意中得到一些急救常识,提示媒体是群众喜闻乐见、利用率最高的传播方式[2\]。而作为容量大、更新快的网络只有0.30%的居民使用这一途径获取急救常识,说明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较单一,而且过分依赖于政府或其他组织,说明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意识和水平较薄弱、自主的健康保健意识和水平较低。
3.1.3 居民文化程度低下直接影响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 具有大学(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0.37%,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有15.38%,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居民由于文化程度的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文化程度较高者,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认识比较科学明确,文化程度低的家属,受其自身文化知识的限制,对疾病信息了解较少[3\]。
3.1.4 政府或相关医疗机构对急救常识宣传力度不够 政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急救常识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导致居民急救知识匮乏的主要因素。在调查中,有居民反映以前几乎没有专业机构或个人进行过急救常识等医疗知识的宣传,并表示希望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
3.2.1 增强居民的急救意识 近年来,洪水、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震撼世界的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既是灾难又是教训,自然是无情的,但是作为自然的主宰――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这一切灾难。应该加强居民的自救、互救意识,使得居民在面临急症时,能够理智的做出自救、互救措施。
3.2.2.1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普及急救常识调查数据显示,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获得急救知识的人占67.20%,而我国的电视广播等媒体没有相对固定栏目和时段对急救常识进行宣传,只有在遇到大型灾难时(如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才在短时间内针对此现象进行一些防范措施的宣传和介绍。因此,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是非常单一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传媒介质的普及,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宽广。因此,应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急救知识的基本知识和传授必要的操作技术。
3.2.2.2 争取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组织长期、有效的急救常识和技能宣传、普及活动 有文献报道急危重症患者死于原发病不到10%,多由于抢救时延误、并发症加重而死亡[4\]。挪威从1965年开始,就把心肺复苏初级救生操作术纳入学校课程中,在全国200百万人中,有40万人受训,在15年中已有1000名淹溺者经现场心肺复苏后获救。日本消防厅每年印发急救手册,举办市民急救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教育,听众每年达15万人。德国把能否掌握心肺复苏初级就生术作为驾驶员获得驾驶执照依据之一[5\]。我国人民应积极吸取可取之处。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基础,而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需要每一个国民自己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组织长期、有效的宣传活动是增长居民急救常识,提高居民急救防患意识的重要手段。从2004年开始,德国联邦政府开始重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工作。政府规定10~16岁的青少年要接受1.5 d的课程学习(心肺复苏、外伤的处理),10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参加8 h急救课程学习(主要是心肺复苏知识),培训者采用招标形式,学习方式包括理论和操作练习。在德国北莱茵州每年培训学生17 000名[6\]。所以有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借鉴一下,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首先应从自身重视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如将部分常用急救技术编入中小学课本中由老师传达给学生,还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广大群众,并且请相关人员就地指导,进行实地演练。各个地区的医疗机构应明确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救死扶伤,还应根据当地人们的需求特点,选择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采取针对性、切合实际的居民参与培训方式,提高居民日常生活以及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急救意识,教会他们采取适当的救护措施,避免急救时机的延误[7\]。
3.2.2.3 提高居民文化程度 被调查居民文化程度偏低是导致居民急救知识匮乏的重要因素。87.63%的人不知道心肺复苏术,由我们详细解释后才明白其一二,其中74.25%属学历偏低或无学历者即文盲。因此在院外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中,应首先强化学习意识教育,提高人们对院外急救知识及其技能的认识水平[8\]。尤其对文化程度较低者进行急救知识及措施等安全防范教育大有必要,刻不容缓。
农村居民对急救知识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无疑与我省经济的迟缓发展,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政府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较小有密切关系。因此,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医疗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尤其是急救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对医疗卫生科普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是当务之急。
\[1\]郑小坚.开展全民急救知识普及与教育 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杂志,2007,2(9):545-546.
\[4\]吕传柱,周才旺,张玉霞,等.院前急救在急救医学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2,22(6):370-371.
我中心在本次地震灾害中先后接收了16名挤压综合征以及多脏器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23例次,其中有4次在48小时以上,同时还接收了两所因地震瘫痪的透析中心病员近30人,加上我中心的病员50余人,近1个月总共透析860多人次。在工作量剧增,工作人员短缺,设备紧张(12台血透机,2台CBP机)、环境等诸因素的情况下,我中心面临了一次巨大的考验。
⑴组建本中心的专业救援队伍:由院指挥中心统一领导,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开辟绿色急救通道。由科室主任、长统一部署工作安排,所有医护组成员保持24小时通讯通畅。此次参加救援工作医疗组8人,我护理组18人(5月17日以后得到上海医疗队两批总共12人支援)。志愿者家属医护团结协作,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伤亡率。
⑵实施紧急预案:①安全措施:我院地处地震边缘,经常余震不断,而这组病员是靠机器维持生命,不能等待,为了保证他们的治疗安全,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持通道畅通,将本中心平时关闭的通道全部打开,同时准备了一定数量的轮椅担架,随时应急启用。同时给家属及病员讲解安全疏散的路径知识,使患者安心的在本中心接受治疗。②人员部署:在血液净化人员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分配资源,用最少的人力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根据血液净化工作的特点,将护理组分成两部分,一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用于保证抢救地震伤员的救治,深入各临床科室,解决地震挤压综合征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床旁持续治疗。二是血液透析组,完成肾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每人每天持续工作10多小时,病员分3班治疗,连续工作至深夜。③制定检诊和分流计划:在保障病员治疗安全有效的情况下,为了节省人力、时间,简化工作流程。我中心同时接收这样多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和慢性维持性透析患者,尚属首次。血液净化中心派出经验丰富的专科医师,每日深入到伤员病区进行巡诊,使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新技术,解决了高钾血症、心功能不全和酸中毒[1]。同时制定了检诊和分流计划,将重症患者转至华西医院继续治疗,病情稳定后再转向其他省市医院治疗。
⑶物资准备:急救物资储备和管理,由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应急时物资能及时到位。做好充分的急救物资储备,包括血液净化设备、材料和药品、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等。血液净化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血浆分离器、血液灌流器、高通量透析器、血液透析器、血液透析导管及相关配件。
⑷专业支援的调集和运用:针对此次地震灾害中收治的93例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凭借四川省肾脏病专委会和德阳市肾脏病专委会的网络平台,从血液净化设备、物资、专业医护人员有序的调集和运用,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抢救危重伤员。
⑸感染的控制:血液净化中心由于其治疗方式的特殊性,必须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加强感染控制、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特别是预防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感染。在人力、设备、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完全按感染流程进行。严格执行室内消毒制度,加强病区床单位的管理,分区治疗。严格无菌操作:止血带“一人一带”;氧气瓶应做到“一人一瓶一管”操作者操作时应做到“一人一巾一手套”,操作前后及时洗手,抗凝剂、抽血针头用后放入专用锐器盒内,锐器盒表面注明使用日期,血透机器做到“一人一台一管路一透析器”,用后消毒,封存、包装后送医疗焚烧中心做无害化处理,完全达到常规感染控制流程和标准。
血液净化中心在此次抗震救灾历时1个月(5月12日~6月12日)的救援工作中,制定出了有序、有效及有力的治疗计划,并实施有效的救援治疗方案,我中心14名医护人员,在上海医疗队先后派遣的12名救援专职血透有机协作下,全力以赴,夜以继日的工作,完成了23人次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和860多人次的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为11例患者转上级医院的救治赢得了最宝贵的第一时间,保证了三所透析区域93人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地震期间的治疗,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无1例患者死亡,为取得抗震救灾工作中阶段性的胜利我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血液净化中心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发挥得是否有效,有力,其救援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抢救队伍成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取决于参与人员的团结协作精神,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性,更好地发挥血液净化中心的作用,对突发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建立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在各种突发灾害中,在院指挥中心统一领导下,成立血液净化应急管理体系与医院应急救援中心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快速组建医疗救助队伍,对急救人员进行优化组合,职责明确,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②建立协调和调配专业人力和物力的信息网络:由于床位、设备、物质和人员的配备均以日常的就医规模而储备,面对突发事件中超常量的病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调集专业的人力和物质,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应建立综合的专业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专科知识技术的培训,才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达到综合实力的集中调集和使用的目的。③制订可执行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订应基于灾难事件的损害程度,伤病员的数量和疾病特点,让宝贵的医疗资源用于抢救危重病员,并及时发现和给予必须的抢救。制定出快速、科学的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包括集体食物中毒、生物化学中毒事件、集体毒菌中毒以及火灾、水灾、地震灾害等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防范于未然。④培训和组建血液净化救援医疗队:血液净化专科技术性强,要求救灾医务人员平时训练有术,除有精湛的医疗救护技术外,还应懂得灾难医学知识,并具备抢救队伍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大灾事故发生的时候,后者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做好人员的储备,对突发事故才能迅速组建专业救援医疗队。
作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在保证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同时,思考如何在灾害事件中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如何建立有效的院内灾害管理体系,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更好的发挥综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作用。应急机制的科学性是灾难医学领域中较新的课题[2],探索血液净化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应急方法,指导和规范血液净化中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策略,对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国的急救模式各地不尽相同,我比较认同将120、119、110整体统一调度,一起联动的模式。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就此问题进行研讨,目的是实现城区“急救半径3 km,反应时间5分钟”的目标,提高现场急救能力。即使这样,由于城市道路的拥堵等因素,急救人员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也在15分钟左右。我们都知道,对急危重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电除颤,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降低10%。而社区医院网络渗透在社区,社区医生就在居民身边。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必须是一个急救机构,而且是第一线的急救机构,其急救能力的提高,能惠及更多的民众。现在的事实是,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才刚刚起步,社区医院的急救能力比较低,加之民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信任,因此其价值被低估了。
我认为,社区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首先,社区医生具有全科医生的资质;其次,社区就在居民身边,能发现患者们的一些早期病情,防患于未然,担当起社区居民生命保护神的角色。其实急救的网络还应该向外延伸,不仅仅是社区,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相应的急救常识。我们知道,80%的心脏骤停是心脏原因引起的,而其中的80%是室颤,假如能在1分钟内除颤和给予基本生命支持,80%的患者有存活的希望。但令人遗憾的是,几乎99%的患者恰恰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复苏和除颤而存活下来。
其实急救复苏和除颤是非常简单的急救方式,因此应该把社区医院纳入到急救医疗体系之内,消除大家一直以来对急救产生的神秘感,让大家意识到,用一双手就可以托起一个鲜活的生命,懂得早期急救复苏和使用除颤仪就可以起死回生。
发达国家在普及急救知识方面的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急救培训网络建设和重视公民的急救意识,给社区的学生、、服务员和家庭提供急救培训。社区医生一方面接受公立医院的培训,一方面把先进的医疗卫生和急救知识传递给社区的民众,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毫无疑问,在我们的医疗改革中,社区医生也应该承担起这样的作用。
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安排距事发地点最近的急救车出车,我认为此急救模式是合理的。这符合120急救“救急、就近、就能力”的观念,这本身就是急救体系的一部分。
宽泛地说,急救体系是从发现患者的第一个人开始的。这个第一个发现患者的人在国外叫做“第一反应者”(first responder),他需要对患者采取一些急救措施,然后再叫急救车。这是因为,急救车能提供必要的医疗仪器设备以及人员,并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合适的医院去。因此,这种模式是合理的。
但我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能纳入急救医疗体系中。在国外的急救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并未被定义在“紧急医疗服务体系”中的。我认为,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开展急救服务,不是医疗服务水平的问题,而是因为社区医疗和紧急医疗本身就属于两个体系。
世界上急诊医学发展最早的是美国。美国人发现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由于战场和途中的及时急救,受伤士兵的存活率大大高于因车祸而送至缺乏专业急诊医师的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于是1968年成立美国急诊医师协会(AmericanCollegeofEmergencyPhysicians,ACEP),1972年美国国会颁布加强急救工作法案。1979年急诊医学正式被确定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并成为美国各医学院校医科学生必修课程。美国有急诊医师进修学院,各省、州卫生当局下设急诊医疗服务办公室,负责计划和组织对危重病、创伤、灾害等突发事故进行急救并提供技术援助,同时负责领导、培训和考核急救工作人员。美国急诊医师实行全科医师制,目前每年有近3万急诊专科医师在全国6000多个急诊室为约1亿急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全美国共划分为304个急诊医疗体系行政区,并相互联结成急救网[1]。日本的急救中心可通过电脑和无线电通讯与署,消防局,二、医疗机构和中心血库进行紧密联系,可随时了解急诊患者应诊的科室是否需要急诊手术及急救医院的空床情况等,以便使急诊患者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合适的医院获得治疗。英国有140多个处理急诊的专业医疗机构,英国皇家医学院设置急诊医学专业课程,全国统一呼救电线”。急诊室、急救中心实行全科医师制,全面电脑化管理。法国的院前急救工作全由以医师为主的医师负责,全国统一急救电线”,接到呼救电话,由中心值班医师判断病情后决定采用何种类型救护工具到现场抢救。危重患者往往需要配备有现代化监护急救设备的监护型救护车,在现场经医师、抢救,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护送到合适的医院[2]。我国现代急诊医学的发展不过20多年的历史。1980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颁发(80)卫医字第34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84年6月又颁发了(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推动了我国大中城市急诊医疗体系及综合医院急诊科(室)的建立和发展。目前,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建立了急诊科(室),大医院都建立了重症监护病房(ICU),配备了一定的专业队伍。全国有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有一定规模的急救中心,统一急救电线”。中华急诊医学学会成立于1986年12月。同时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也批准设立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点,少数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急诊医学教研室,将急诊医学列入医学本科、大专、护理学专业的课程[3]。
院前急救也称初步急救(firstaid),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急救。现场的最初目击者首先给患者进行必要的初步急救,如徒手心肺复苏、清除呼吸道异物等,然后通过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站)呼救,在进行不间断现场急救的同时等待急救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急救主要依靠具有初步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公民来完成。因此,向广大公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是急诊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院前医疗急救包括急救医疗技师所进行的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是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行的医疗活动,其目的是维持患者的主要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快速平稳地将患者送往医院急诊室[4]。
复苏学是针对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现代复苏学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改进、普及和规范化,使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
医学危重病医学作为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在配备有先进监护设备和急救设备的ICU中,对继发于多种严重疾病或创伤的复杂并发症(如急性器官损害)进行全面监护及治疗。
灾难是突然发生的,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得大批人员受到伤害。如地震常造成多发伤、感染、休克,洪水造成溺水、胃肠道传染病、眼病、皮肤病,火灾造成烧伤、感染、休克,而交通事故(航空、公路、铁路)造成多发伤等。如何有效、迅速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防止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即研究人群受灾后的医疗急救以及灾害预防等有关的医学叫灾害医学。灾害医学涉及所有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5]。
创伤是青年人(<44岁)中的第1位死亡原因。如在美国每年约有14.5万人死于创伤,3倍于此数的人伤残,医疗及各种开支达几千亿美元。在我国目前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超过10万人。创伤作为造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害的常见重要原因,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对创伤后患者死亡高峰的发现和研究促进卫生行政部门在各地建立更多创伤急救中心[6]。
研究和诊治各类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在美国,每年各州或城市中毒咨询中心可接到近200万个中毒咨询电线%的患者去急诊或住院治疗,5万多患者因病情危重而进入ICU。在我国,据估计在城市急诊患者中5%与急性中毒有关,在农村每年10多万人死于农药中毒。随着每年世界上成千上万种各类新化学产品不断出现、各国的工业化加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中毒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诊断、治疗和预防急性中毒是这门学科的重要内容,其往往涉及职业病学、毒理学和法医学等多学科内容,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临床学科[7]。
管理学如何组织急救网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急救呼救和通讯系统,研究和配备各种救护伤病员的抢救设备和交通工具,规范化培训急诊急救专业人员等都是急诊医疗管理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急诊医疗行政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急诊医疗培训与教育、急诊医疗经济学等,其中很重要的是对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的研究及如何加以完善。
如上所述,在事故现场或发病之初即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急救,然后用配备急救器械的运输工具将其安全、快速护送到医院急诊室接受进一步抢救和诊断,待其主要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转送到ICU或专科病房,这种把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加强监护治疗这三部分有机联系起来,以更加有效地抢救急危重症伤病员为目的的系统叫做EMSS[4](见图1)。EMSS是目前各国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急诊医学领域之一,从急救通讯工具的现代化以及急救中心和各级医院急诊室的电脑化和网络化,到院前多方位、立体(空中)救护,EMSS已发展成为高效、发达的急救医疗系统[8]。
急诊医学专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培训正规专业急救队伍和制定专业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急诊医学专业就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诊疗指南而言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需要凭借多系统交叉、多学科交流融合,是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独特的专科成长之路。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成立了急诊医学专业和学科,从时间和专业技术来讲,与世界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急诊医学专科的差距并不如其他专业领域那样显著,这为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并与国际接轨创造了一定的先决条件。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和人口需求不同,对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有很大差别。例如,在欧美等高福利国家,急诊医学专业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质量、院前急救效率、建立各临床专科间互助“绿色通道”和普及全民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这些国家凭借经济优势和财力,致力于将高科技和先进装备运用于团队医疗急救和急救体系的建设[1]。以色列等一些长期处在战争或恐怖活动威胁的中东国家的急诊、急救发展模式侧重于重大创伤立体救护和急性化学中毒的诊治。而对于自然灾害多的地区和国家,急诊医学中的灾害医学分支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同一国家或地区,时代背景的变化也会影响急诊医学亚专业的发展方向,例如美国的急救知识和全民急救普及教育因受“911”事件等一系列恐怖活动影响,比原来更强调防恐方面的急救知识内容[9]。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国际水平日趋接近。很多临床专业从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到已基本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甚至有些专业已在国际上处于先进地位。那么,急诊医学如何结合经济发展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创新性地努力建设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呢?
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各种因素如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灾害和交通事故造成创伤的增多,新生疾病如感染性疾病的产生,更使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尽快建立快捷、有效的我国院前急救系统,规范和高质量地运作各地的“120”急救中心已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紧迫的工作。虽然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省、地、县城市院前急救初级服务系统和急救网络,人员、通讯、车辆装备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改善,一些急救中心的功能已从单纯运输型转变为急救与快速转运为一体的急救医疗型,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院前急救的资源投入存在较大差距,各城市院前急救发展也极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就我国院前急救可持续发展而言,还存在急救立法、网络建设、培训与科研、管理运作、区域性协作、国际间交流、灾害应急救援等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解决。
医院急诊科(室)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也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施和急救器材,方便了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总的来说,急诊科的应急能力和急救医疗水平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医疗水平和特色。可喜的是,200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对医院急诊科的设置、仪器配备、人员要求和培训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为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起了催化剂的作用[8]。然而这些年来我国医院急诊科(室)却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不能适应现代急诊医疗需要[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新建急诊科(室)又缺乏国家权威的设计标准和规范,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急救专业医护队伍不专、不稳等诸多问题。上海某大医院所做的一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大医院急诊科(室)普遍患者众多(特别是老年患者),疾病谱广,涉及各个系统脏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急危重患者所占的比例不高(浪费一定的医疗资源来充当夜门诊的角色),需要住院的急诊患者入院困难,不得不在观察室等待一定时间方可住入各相关专科病房。因此必须建立严格的急诊就诊制度(符合急诊的情况才予以就诊),完善社区医师制度,提前分流一部分急诊患者,加强社区一、二级医院力量,帮助医院分担一些常见病的患者。要加大对广大普通群众的健康教育,使其认识急诊的真正含义,不要盲目地急诊就医,浪费医疗资源。对于“120”急救系统来说,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送往不同级别的医院,做到既不浪费医疗资源也不耽误患者病情。在医院内部,要理顺各专科与急诊科的关系,对急诊患者的去向必须建立一条“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统筹安排患者,其次,还可以同周围的一、二级医院合作,将一些病情较轻、已经稳定的患者转至那里进一步治疗。充分体现急诊医学“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的医疗实践特点。
急诊的医疗行政管理包括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人才资源管理、急诊信息管理、急诊医疗经济学、急诊计算机运用等方面。具体如制定急诊范围,急诊医疗各种规章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医疗常规、急诊医疗流程和工作程序等),如何保留急诊医师和,急诊病例资料管理,急诊患者咨询与投诉管理,急诊医疗事故差错及其防范,急诊科的安全保卫,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急诊医疗成本与效益,等等。另外,还必须积极开展急诊医学的教学和培训,培养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重视急诊的管理和科研,如进行有关急症病因、发病机制、病程、诊断和治疗的研究,研究如何使急诊患者就诊流程更优化合理,如何提高急诊的质量并做好质量控制[5]。
最近,卫生部专门就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向全国医疗机构发出通知,强调必须提高急救中心和医院急诊科对灾情、事故的应急能力和日常急救工作水平。县、区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则上均应成立突发事件抢救组,由院长或业务副院长、医务处(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担任正、副组长,进行组织指挥,抢救治疗和后勤保障等,具体负责院内急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并实施一线抢救和分类救治。要认真制订灾害和突发事件院内急诊保障预案,忠实执行“通知及时、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协调合理、及时报告”的伤病员急诊处置抢救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启动EMSS,调集医院所有可调动的医疗资源,安全有效、全力以赴地救助伤病员。
急诊医学涵盖了广泛的临床医学知识背景和多学科操作技能。急诊服务对象是危、急、重的伤病员。“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师通常需要掌握包括创伤复苏、高级心脏生命支持和呼吸道管理以及综合内科专科诊治能力(内科学各专科),例如治疗心脏病发作(心脏科)、管理困难呼吸道(学)、放置胸腔引流管(心胸外科)、急诊检查(影像科)、缝合复杂的裂伤(整形外科)以及处理宫外孕(妇产科)等。急诊科医师还需要通晓几乎所有专科领域的常用药物。在美国和加拿大,需要4~5年的时间培养一名急诊专科医师。在美国,目前有近10个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和学术组织,包括ACEP、美国儿科急诊医学(AmericanAcademyofEmergencyMedicine,AAEM)、ACOEP(AmericanCollegeofOsteopathicEmergencyPhysicians)、急诊医师协会(AssociationofEmergencyPhysicians,AEP)、EDPMA(EmergencyDepartmentPracticeManagementAssociation)、ABEM(AmericanBoardofEmergencyMedicine)等,足见急诊医学学科以及急诊专科医师学术生涯在医学界的地位和急诊专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有些发达国家,急诊医师还根据社会和地区的差异分为家庭急救医师和临床急救中心医师,这样更便于按需培养人才[4]。因此,对从事急诊工作医护人员素质和岗位职责往往有很高的要求。首先应热爱急诊工作,有奉献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其次要有良好的医德和心理素质,能冷静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和事件。第三,急诊科医护人员将向全科医护方向发展,实行全科医师、全科护理制。因为急诊服务对象是患急性疾病任何年龄的伤病员,这些急症包括各临床医学学科。通常急诊患者来急诊时首先遇到急诊医护人员,而有些急症,如多脏器功能不全、多发性创伤、急腹症等常涉及多个专科的问题。因此急症患者先由全科急诊医师作紧急诊断处理,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心肺复苏,维持患者的生命和主要脏器功能,需要专科医师处理的,再由急诊全科医师请专科医师会诊处理。最后,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应用。同时要完善急诊专业医师的专业晋升机制,尽快实施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准入制,建设和增加急诊医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培养急诊医学的高级人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为完善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工作作出探索。方法:通过总结本人在多年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现代国内外关于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最新进展相结合进行分析。总结院前急救物品的准备和管理,院前急救的素质要求,护理纠纷与防范和知情同意权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结论:护理管理在院前急救中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重要。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948-02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反映医院管理及诊疗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做好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工作,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把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体系,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和死亡率,这才是急救护理的最终目的。现就目前急诊院前急救的一点体会浅述如下:1.院前急救现状
1.1院前急救的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进步,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在今天日益凸现。院前急救目的是抢救生命、稳定病情和及时转运,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进一步治疗的疗效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院前急救护理人员技能水平:院前急救是涉及到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护理人员应对个医学学科的知识都有了解,这样才可在对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在给予患者进行急救过程中还需要对各项仪器的操作娴熟,护理人员应对人工呼吸机、除颤机、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等仪器熟练操作[1]。2.院前急救物品的准备和管理
2.1进行各种物品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多时间急迫,故应在事前进行各项物品的准备工作,物品包括被子、枕头、担架、氧气筒、监护仪、液体箱、出诊箱、面罩、血糖仪、吸引器、颈围、应急灯、除颤机、呼吸机、心肺复苏箱等物品。
2.2.1各项物品都应进行严格的管理,固定地点进行放置,并进行标记。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放置,需要时可马上进行急救。摆放整齐,对出诊箱或仪器进行标号和配套。
2.2.2在进行日常交接时应对各项物品也进行交接,根据记录进行整理规范,急救物品不可外借,在进行时在本上进行记录清点,对缺项漏项的物品及时追查,补充完整。
2.2.3对各项仪器进行保养维护。在进行交的时候对各项物品都要逐一进行清点和查看如果有损害应给予保养和维护,定期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查看,出现问题要及时维修。
2.2.4注意补充不足之处。定期所有护理人员对物品维护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如有不足的地方应进行讨论,并分析原因整理出整改计划[2]。3.院前急救的素质要求
3.1思想素质及心理素质。一名院前急救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尚的护理道德修养及献身精神。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3.2熟练的护理操作。抢救患者时需要大量的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心肺复苏、导尿、吸痰,呼吸机和除颤器的使用等。均需要熟练掌握,突出一个“快、准”,争取一次成功。
3.3对各种疾病的认识能力和丰富的知识面。要有广而深的多学科知识,要有较强的护理基本功。对患者各项潜在的疾病因素进行预防,出现问题要立即上报主治医师,记录工作应及时、准确。
3.4沟通与协调能力。院前急救是一项群体合作的活动,在工作中要协调好医生、司机、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关系[3]。4.院前急救中护理纠纷与防范
4.1.1患方因素:病人及家属对突发疾病没有心理准备,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及对医务人员产生过份依赖。
4.1.2.2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原因:工作人员的语言需要谨言慎行,不可不付责任,在进行各项讲解中都要保持良好的态度,护理人员的态度恶劣会导致矛盾更加激化。
4.1.2.3医疗从业者的法律意识过于薄弱,在进行各项操作时没有防范自我保护意识,对患者的急救工作不规范,对各项急救措施进行补记。
4.1.3社会方面的原因。现今我国正在进行各项医疗改革制度,患者的法律意识也在明显地提高YIBO SPORTS,这让矛盾易于发生,易于出现纠纷。当纠纷发生时负面的因素会刺激患者,致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致使矛盾扩大化。
4.2.1.1管理系统化:要有系统管理观念,加强救护人员综合素质教育和培训,注意提高救护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能力,增强救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4.2.1.2管理制度化: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交制度,通讯设施维修制度,急救的各项用品都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4.2.1.3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措施:所有的操作流程都应进行标准化管理,各项流程制度应标准的进行操作,规范化操作可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
4.2.1.4管理法律化:组织救护人员认真学习《条例》等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认识提高值班救护人员的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4.2.2各项文书工作都应规范化。所有人员的文录工作都应具有规范化,并定期进行检查,在进行交接时也要进行复核。
4.2.3医疗服务费用的收取应规范管理。严格医疗费用的收取,要做到收费有根据、有理由。严格按医疗服务费用收取标准执行。向病人收费时要向对方讲明所收费用。避免因费用出现纠纷。[4]参考文献
[1]邱芙蓉.院前急救与护理现状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7卷第3期:21-22.
[2]冯春爱,何秀英,杨裕红.院前急救物品的准备和管理[J].进修杂志,2008年3月第23卷第5期:471-472.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友情链接:
地址:山西省亿博体育app·(中国)官网入口 电话:400-777-6666 手机:08677889966
Copyright © 2001-2024 亿博体育app·(中国)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20016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