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
Contact us
2024-04-02 01:02:39
亿博体育官方网站急救知识范文10篇虽然一些地区的社区和医院对人们进行了医疗急救知识的普及,但是由于人们并没有加强对医疗急救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所以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当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时,经常会存在着手足无措的问题,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险,因此为了解决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医疗急救知识宣传和普及的过程中,要对以往医疗急救知识在宣传和普及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够掌握更多的医疗急救知识。
获取专业医疗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在当前时代下,虽然一部分人认识到了学习医疗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医疗急救知识普及和宣传途径的单一性,导致了这部分人群无法获取到最为权威和专业的医学知识,在信息获取途径上面存在着不通畅的问题,久而久之,这部分人群会逐渐丧失对医疗急救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据研究调查表明,72%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看电视或者是听广播无意中获取到一些急救知识的,但是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所掌握的急救知识也是少之又少。对于医疗急救知识最为感兴趣的人群来说会通过网络或者是其他的途径来进行医疗急救知识的学习,但是这部分人群所占比例是比较低的,只占有了1%,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居民在获取急救知识时,途径是相对来说较为单一的,并且随机性强,从产生这一现象的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的话,那么可以得出居民获取急救知识的意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的,使得居民在获取急救医疗知识的过程中,并没有有重点的对一些医疗知识进行掌握以及学习,严重影响了医疗急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效果。
从整体上看,急救医疗知识所涉及到的内容和专业是比较复杂的,在进行急救医疗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多个专业的内容,这样才可以学习和掌握有用的急救医疗知识.但是从当前人们所掌握的医疗急救知识程度来看,我国居民缺乏专业和规范的急救知识.随着我国当前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信息途径和类型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而改变,在网络中蕴含的一些急救医疗知识的专业性是有待验证的,假如一些人在接触这些急救医疗知识的过程中,所掌握的是一些错误的急救医疗知识的话,那么会对后续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1]。另外我国在进行急救医疗知识宣传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专业机构的成立,一些医院也只是定期的进行急救医疗知识的宣传,甚至是一些医院很少进行急救医疗知识的宣传,使得人们在学习急救医疗知识的过程中是非常单一和单调的。医学科普工作急需发展从整体上看,一些急救医疗知识专业性程度是比较高的,在知识中专业术语的数量较多,这对一些没有接触过医学方面知识的人群来说,在学习和理解方面经常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假如一直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急救医疗知识宣传的话,那么这部分人群会逐渐丧失对医疗急救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2]。近几年来医学科普类的文章逐渐地增多,但是在传播数量和传播范围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并没有实现全社会的推广,另外一些科普类的栏目娱乐性是比较强的,这就导致了急救医疗知识在普及和宣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在制定科普政策时比较宏观,并没有对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及研究,例如对医学科普的传播特点的政策是比较空白的,这就是导致了一些机构虽然想进行专业性的急救医疗知识普及,但是由于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实际急救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在居民中大力开展医学科普为了使人们能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急救医疗知识,在进行急救医疗知识宣传和普及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医学科普宣传和普及的力度,从而使每个人能够掌握一定的急救意识。政府部门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将当前社会中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研究的成果进行简单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在一些社区或者是医院中进行医学科学知识的宣传,向人们讲述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3]。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平台,打造微信公众号或者是急救医疗知识的宣传平台,定期的推广一些急救医疗知识,使人们在空闲之余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手段来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值得注意的是在向群众推广急救医疗知识时,一定要注意急救医疗知识的专业性以及规范性。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广之前,必要时可以加强和社会上专家学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内容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在确认无误之后才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广,从而使人们能够获取较为规范的急救医疗知识。另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鼓励医院的医生加强和广大群众或者是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医院可以定期开展急救医疗知识的普及活动,将急救模拟演练和知识讲述进行相互的融合,使人们可以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急救医疗知识和急救医疗的技巧,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以及急救意识。综上所述,在进行急救医疗知识普及和宣传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科普知识的讲述和宣传力度,从而使得居民急救防患意识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居民在之前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很少接触有关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在进行急救医疗知识普及的过程中,要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得这部分医务人员能够将一些专业性的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对居民进行急救医疗知识的普及。政府部门要充分地鼓励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学习一些先进而简单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国家可以出资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到国外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在治好病的同时可以掌握正确而完善的医疗急救知识,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医院急救医疗知识普及工作的有序进行,还可以使基层医务人员在向患者进行服务时,可以将更多准确和通俗易懂的急救医疗知识向患者进行普及,从而提高居民的急救水平。
在进行急救医疗知识普及和宣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普及和宣传的方法进行多样化的处理,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从而使得人们可以认识到学习急救医疗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意义,更加积极地进行急救医疗知识的学习,各个地区的医疗机构要明确自身的职责,结合当地居民的需求以及要求来创建多样化的急救培训活动。例如社区可以加强和社区医院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在社区内进行急救活动的模拟,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突发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以及引导,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居民在实践中掌握通俗易懂的医学急救知识,还可以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临危不乱,最大程度地保护居民的生命安全。另外对于各个地区的学校来说,要对学生进行急救医疗知识的宣传以及培育,让学生从小就可以受到这些知识的熏陶,从而使我国医疗建设能够有序进行。
在当前时代下进行急救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政府要认识到急救医疗知识普及和宣传的重要影响作用,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对医疗急救医疗知识普及和宣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且加强和各级医院之间的沟通以及合作,保证急救医疗知识普及和宣传工作的稳定进行。
[1]贺林华.社区院前急救知识调查及相关对策[J].医药卫生,2016(13):194-195.
[2]刘连珍.南澳岛居民常用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民间医药杂志,2016(05):22-23.
意外伤害是指紧急情况对造成的伤害,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率较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相对较集中的地方,幼师在维护幼儿安全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师在幼儿受伤后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可减少伤害事件对幼儿的影响,甚至挽救其生命。本研究旨在调查幼师对儿童意外伤害急救常识的掌握状况,为后续开展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提供依据。
1.调查对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郑州市某行政区区若干家幼儿园中125名幼师为调查对象。2.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幼儿园教师进行面对面扫码答题的问卷调查。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调查者统一培训,对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当场指出并更正。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3.调查内容。第一部分包含幼儿常见意外伤害类型有窒息、高空坠落、跌倒、烫伤、骨折等,共20题,每答对一题记1分,共20分。第二部分为学习意愿,其中学习相关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和意愿,按照非常没有必要/非常不愿意、没有必要/不愿意、一般、有必要/愿意、非常有必要/非常愿意分别记1~5分。4.统计学方法。用SPSS2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描述、方差分析、T检验等。
1.幼师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得分情况。本次调查显示,125名幼师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平均得分为(12.83±2.917),其掌握程度与是否育有子女、是否是幼儿园正式职工、年龄、最高学历、最高学历所学专业、工作年限等有关,其中育有子女、是幼儿园正式职工、年龄在35—40岁、最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最高学历所学专业为普通教育专业、工作年限>10年的幼师对急救知识掌握程度最好。详见表1。2.各类意外伤害急救知识回答正确率。本次调查显示,幼师对急救知识中心跳呼吸骤停、骨折、中暑的处理方法回答正确率较高,分别达到95.04%、93.39%、85.95%;但对急救技能———心肺复苏具体操作要求和标准回答正确率较低,仅达23.97%和26.45%,详见表2。3.学习意愿。参与调查的幼儿园教师中69.4%的教师非常愿意学习儿童意外伤害急救相关知识,仅有9.09%的教师认为学习相关知识非常没有必要。另外,有96.7%的幼师曾接触过相关知识,且多通过网络(76.0%)、电视广播(63.6%)、医务人员(67.8%)等途径获取。而对今后的相关知识获取途径仍希望以医务人员(85.1%)现场模拟演示(93.4%)形式为主。
1.掌握情况与影响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高新区幼师急救知识与技能程度偏低,成绩均值为12.83±2.917,本结果与才仁措[1]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在此次调查中,幼师对心肺复苏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最差,其次幼儿惊厥、海姆立克急救法、幼儿外伤三方面内容正确率均较低。与现阶段研究结果[2]一致。幼儿园虽接受过相关培训,但条件有限不能有效练习与掌握相关急救技能。结果显示35—40岁、工作年限>10年的幼师掌握情况更好。究其原因,35—40岁及工作年限>10年的幼师,相比其他人,经验会更足,因此会更加关注相关内容。结果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普通教育专业掌握情况更好。究其原因,学历较高的幼师在校学习的内容会更加充实,相比低学历者,会更加关注相关知识,因此得分较高。结果显示育有孩子、正式职工掌握程度更好。究其原因,育有孩子的幼师有更多育儿经验、更关注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更愿意学习相关内容。现幼儿园注重急救知识的培训,因此正式职工会更多的接触相关知识,因此得分更高。2.学习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幼师认为非常有必要且愿意学习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说明幼师有较强急救意识,这与廖洪[3]的调查结果一致。多数幼师更愿通过医务人员现场模拟演示的方式来学习急救知识与技能。这与田珂[4]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相关机构应积极组织高校或医院的相关专业人员对其展开培训,最好通过现场模拟演示的方式开展,给培训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幼师对于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不理想,需要各方面努力来提高急救方面技能。此次调查由于时间、人力等限制,人群选取范围较窄,样本量过少。希望以后能够扩大研究范围、获取更多的样本,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幼师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
[1]才仁措,晋宇,穆珊珊,等.幼儿保教人员对儿童意外伤害相关因素分析的质性研究[J].管理观察,2019(07):98-100.
[2]袁月,李春玉,张海莲,等.吉林幼儿园教师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技能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7(05):683-685.
[3]廖洪,李春龙,李贤芬,等.幼儿园保育员儿童意外伤害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06):46-50.
开展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合理引进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总体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德国教育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遵循目标导向,发挥任务驱动主线作用,以模拟的、真实的职业活动作为载体实施教学活动。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引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可以取得显著成效。
本次研究活动中,选取某校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3年制)2个教学班护理学生8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8岁~21岁,全部为女生,已经完成一年的生理课程、解剖课程、药理课程、微生物免课程的学习,大学开展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合理引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能够取得良好成效。大学第四学期开始急诊护理课程教学,采用小班授课形式,随机分为实验组(44名)和对照组(44名),两组适用的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理论课时、实践课时都一致,比较两组专业科目成绩,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照传统理论讲授式教学方法,由教师统一讲解、示范,组织学生开展模拟练习活动,最终教师开展教学指导和教学总结活动。而实验组适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注重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完成一学期的教学活动后,两组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的成绩取得明显差异,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在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积极引进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起到显著教学效果。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素质教育注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可以良好达到这一教学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指以目的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模拟或者真实职业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其主要形式在于“行动导向驱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设定教学培养任务入手,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遵循“为行动而学习”的教学原则,充分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包含计划、实施、检查、修正以及评价的独立性。(二)应用意义。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当前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方法,对于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具有积极意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学课堂效果、技能培养以及能力培养对比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1.有助于增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借助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急救护理专业学生可以完成既定学习任务、项目,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形成扎实完备的知识理论体系,并能够在任务学习中提升操作技能,具备较高的病例分析能力。2.有助于提高实践技能教学水平。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前提。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切实遵循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教师布置行动导向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程度,充分收集和查阅资料,充分讨论问题研究和解决思路,保持着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这些环节中能够得到明显成长和发展。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能够良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调动学生学习急救护理技术教学的兴趣。急救护理技术教学环节,引进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显著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给学生创设出不同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有效发挥。(三)急救护理技术教学难点。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较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注重培养学生急救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现实教学活动进行中,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课程显现出一定难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够灵活。很多急救护理教师多沿袭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注重更新教学方法和观念,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局限,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第二,实践教学培养力度较小。开展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然而现实教学中没有良好的实训机会和场所,帮助学生更好强化实践操作训练[1]。第三,学生缺乏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不具备较高的学习兴趣,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模拟训练、实习的参与机会较少,无法在实践中获取良好成长。(四)行动导向教学应用策略。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优势和价值,要能够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和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实施手段,促进教学活动稳步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1.强化课堂教学效果。(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急救护理课程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课程目标,明确课堂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行动导向主题,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架构,选择到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某急救护理教师讲解急性有机磷中毒知识点的过程中,事先布置这一临床病例的主题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整理分析病例相关内容,并形成急救护理预案。(2)加强课堂教学讨论。教学课堂实施活动中,教师要能够针对临床病例内容加以简明介绍,给学生留足讨论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效讨论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仍然以急性有机磷中毒知识点为例加以说明,某急救护理教师注重学生讨论和交流,首先,让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包含心脏骤停、呼吸骤停方面的护理,形成较为完备的配合抢救措施。其次,学生讨论时可以按照小组进行,根据自身已经完成的护理急救方案,充分表达个人想法,并提出疑惑的问题,教师能够随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提供正确指导,促进讨论活动有效围绕着主题进行,在一定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充分认识。再者,在小组讨论活动中,组长能够根据本组的讨论情况,总结出一定急救护理预案,并代表小组完成班级汇报,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讨论急救护理预案的情况,在交流心得的基础上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最后,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合理融合教学内容和临床病例,带领学生形成统一性的、综合性的急救护理预案,包含洗胃、吸痰以及吸氧等,促进学生能够意识到急救步骤的重要性,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包含瞳孔、神志状态、生命体征、呼吸情况等,更好了解到患者治疗、护理状况,从而合理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及时给产生心脏、呼吸骤停的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2.开展教学模拟训练。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引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要注重强化模拟训练,不断提升学生急救护理操作技能,促进学生可以更好应对急救护理中的各项环节,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各项要求。实施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模拟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综合性急救护理预案中的各项操作情况出发,给学生设置出不同类型的观看场景,促进学生在实际观看单项操作录像的过程中,深化知识,形成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课堂进行中,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学生,由学生演示急救护理技术知识的操作过程,在学生展示自身操作流程和效果的同时,教师能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情况,指导学生加以改进和优化。教师帮助学生纠正不够正确的操作步骤,带领学生掌握各项难点、重点问题,促进学生获取良好的成长。开展课堂操作练习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控制在20min之内,促进师生之间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课下学生可以在小组单位形式中,集中模拟练习,不断规范操作步骤和实施环节,实现急救护理技术学习目标[2]。某学校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急救护理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给学生创设专门的急救实训基地,保障学生的实训课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急救实践学习机会和场所,促进学生在急救实训过程中不断强化动手能力。为保证实训基地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该学校加大资金、技术以及师资投资力度,和当地三甲医院保持着密切合作,邀请急诊专家担任学生实训指导教师,以座谈会、交流会以及现场指导等方式,带领学生有效运用各项基础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同时,该校借助于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专门的急救护理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训环节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完成训练任务。3.构建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汇报表演活动,让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急救护理人员、医师、患者以及家属等,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自行设计表演情境,并加以有效表演。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展综合评分,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出自身学习内容和掌握的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构建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设置科学公正的教学评价标准,促进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效融合,推进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的良好结合,尽可能从全方位看待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急救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评价活动,要能够按照理论知识考核、病例分析考核、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等方面内容进行,评价学生的多方面学习情况,给学生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提供可靠支持。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急救护理技术具体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要能够把握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环节,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开展教学模拟训练,并构建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刘茂菊,王艳梅,侯冬梅,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实习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05).
急救主要是指院前急救,即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务人员或在场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救护,以维持病人基本生命特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1]急救教育包括教授正常知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急性创伤处理及常见病急救等。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高达70万,是1~34岁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学生群体在这个统计中占有很例。[2]处在小学期间的学生们,其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使其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而其认知的匮乏也使其很难真正认识到自己或他人的身体状况,所以如何让儿童们学会规避风险,以及在没有监护人在场或医护人员没有到来之前进行急救,有效避免早期伤害,争取到伤病救治的黄金时间等都成为急救教育探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关于校园急救课程的实施以及与此相关的文献,基本都是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从防火防盗运动安全等多方面讲起,以理论课程或讲座为主,由体育教师或兼职的安全教师进行教学,用板报征文等形式树立安全意识,但都很少触及专业的急救知识,无论是理论课时还是实践课时都非常少,尤其忽视培养学生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心理素质。本文针对当前安全教育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小学急救教育,以期为推动急救知识在校园中的普及作出探索。
2.1班主任高权威性优势。小学的急救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具体规定的教师,但由于知识较为专业,一般都是由体育课教师或兼职的安全教师参加培训进而对学生进行教学,或邀请专业的医护急救人员对学生进行讲解。但对于学生而言,辅科教师和外邀专家并不具备班主任的高权威性。小学阶段的儿童对于班主任教师有非常强的依赖和信任感,这种状态不仅强于其他教师,甚至强过其父母。所以同样的知识,由班主任强调和其他人强调,在学生的记忆里留下的形式是不同的,前者明显因更加重视和期待表扬而显得深刻。高权威性还体现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儿童意外伤害最常发生的地点是家里,发生率为43.2%。[3]这就意味急救教育同样需要家长的参与和督促,在教师触及不到的地方予以补足。而与家长的沟通中,最便利也最能引起家长重视的就是班主任的发言。这一环节能让教学任务更好的完成并达到其应有的效果。2.2班主任高针对性优势。急救知识技能较难为小学生接受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儿童自身,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经验少,分辨能力差,对于危险的预见能力较低,很多知识记住了也很难真正应用,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对安全隐患进行指导,而熟悉学生衣食住行和常见意外,又能及时进行提醒和指导的只有班主任。要想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需将急救教学融入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使其成为一项顺其自然的技能。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身体状况,所以其需要侧重掌握的知识点并不一样,而仅依靠单纯的照本宣科教学显然不足以满足学生们的需要。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以及日常与学生们的接触,对于自己班级学生的基本状况已非常了解,且相比专业的急救人员,班主任更清楚处在当下年龄阶段的学生独特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运用和指导对应的急救知识时就更加的具有针对性。2.3班主任高实效性优势。高时效性主要体现在班主任第一线工作者的身份上。情景性记忆要比文字性记忆更加深刻,而及时复习的记忆又要比延时复习的记忆更加深刻,所以反复及时的对学生们进行急救教学显然效果最佳。与授课时举例子或宣传栏相比,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和锻炼更能加深其理解和认识。时效性的另一个表现在班主任的工作性质上,班主任需要及时了解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并认真贯彻国家及地方政府宣传的安全知识及相关通知,所以相比一般教师,班主任更能全面的把握社会信息和与此相关的急救知识,并在开展并组织学生进行演练或应对突发事件时更得心应手容易执行。
3.1加强对班主任教师的急救培训。当前针对小学教师进行的急救培训十分有限,教师们也由于承担着其他繁重的工作而无暇系统的学习和融汇急救课程,所以并不建议由班主任完全取代体育教师或安全教师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教学。而是,以班主任为主体,做主要负责和日常指导的工作,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和擅长进行合作教学。这就需要班主任接受系统的急救培训,了解小学生急救相关的知识,对急救的技能标准掌握,并将之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班主任岗位的优势,让急救知识从自身开始重视,再逐渐以教师带动学生,以学校带动家庭。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3.2设置专门的急救课程。急救教育虽然属于安全教育的一部分,但其知识的特殊性使其无法与普通的安全教育一同进行教学。首先,急救教学中大部分教学都属于实践课程,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这就无法进行知识讲座,必须以班级授课的形式,由教师指导学生们进行练习,以提升学生们的动手实操能力。其次,虽然急救教学属于专业性较强的科目,但因其是在缺乏他人帮助下学生们的自救或救助他人的紧急行为,且无论是否危及生命,急救都是受伤第一时间动作越快越标准,可挽救的损伤及引起的后遗症越少,所以急救属于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更强调自我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大众的配合,所以急救教育不能和单纯的安全教育一概而论。3.3培养学生的急救心理素质。对于急救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急救时的心态。当意外出现时,学生们如果忙乱不知所措,这时没有可依靠的人在场及时介入,很有可能会在已有伤害的基础上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紧急状态下的心理素质就尤为重要,只有心理素质高,才能正确判断并顺利进行基本急救。心理素质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学生们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们对于当前环境的熟悉程度。这就需要给学生们创设一种安全意识的培养环境。可以采用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承担的班级内安全责任制度,通过日常的安全隐患排查,简单伤害的急救处理及新闻中出现的急救事故探讨等进行及时的反馈教学。逐渐培养学生应对紧急事件时的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3.4班主任为主体,各方面协同推进急救教育。急救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推进完成,而其主要承担和联系者就是班主任。对于学校教育,需要班主任和授课教师及聘请专家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深入日常,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对于家庭教育,需要班主任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儿童在校外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儿童自身存在的易发问题,并对家长进行应急培训,真正做到以学校带动家庭,有效减少学生们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最后就是急救教育的社会价值,急救教育投入低、覆盖面广、价值深远,是预防学生们出现意外事故、降低损伤及死亡率的有效手段,是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家长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对于维护健康校园和谐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急救教学的有效开展刻不容缓。
[2]张雁,温新华,林长敏,陈汶,陈泽英,于颖,赵晔.国内外公众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培训现状及其差距[J].中国全科医学,2006(20):1668-1669.
根据市政府年实事项目――群众性现场急救培训、普及工作(以下简称现场急救培训)的要求,现就我镇年现场急救培训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开展以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避险逃生为内容的现场急救培训,是降低人类意外伤害程度、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方法,因此,做好这件利国利民的实事,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一些先进国家已在现场急救培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掌握和了解现场急救技术、知识的人越来越多,现场急救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趋显现。
各村、居、公司、企事业单位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镇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加强对本单位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领导,确保市政府实事项目在我镇得到全面落实。
根据区红十字会对我镇下达的工作任务指标(按各镇户籍人口数分配),年内,镇要完成170名救护员的培训和1374名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对象的任务。上述工作任务按各单位人数,分解到各村、居、公司、企事业单位(见附表)。
镇红十字会是本镇此项工作的组织牵头责任单位,负责起草下发全镇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协调全镇现场急救培训的日常工作;会同有关方面落实现场急救培训站场所1个,负责全镇救护员的培训和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
各单位根据要求制定各自的实施计划,通过培训建立健全救护员队伍,按下达的指标开展并完成现场急救知识普及工作,完善本地区突发性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护网络体系。
召开本镇现场急救培训工作会议,下发有关实事项目的文件和下达各单位现场急救培训人员分配数;制定年现场急救培训计划,安排、落实受训对象;落实师资的培训任务;落实救护培训站(点)场所;积极做好急救培训器材的购置工作。
根据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的要求,对所辖地区重点行业人员、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技术、知识培训,完成170名救护员的培训和400人的普及工作。
继续做好对所辖地区重点行业人员、社区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现场急救技术、知识培训与普及工作,完成980人的普及任务;并在开展现场急救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本地区、本单位对突发性灾害、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护网络体系。
做好现场急救培训的扫尾、总结和迎接上级考核验收的准备工作;对全镇的现场急救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
(一)开展了急救服务进社区活动。为提高社区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我单位先后到电力路、米山,组织开展社区急救服务,积极探索、拓展急救知识在社区普及的途径,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建设文明社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作出贡献。
(二)进行了全民急救培训。今年7月20日,我们在学校开展了全省监狱系统新民警急救培训;8月1日建军节期间,我们到镇江支队五中队进行了军营急救科普培训。同时,我们还多次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市民们进行了生活中应急急救知识培训,讲授了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及急救的方法和技巧,并利用模特现场演示。看到急救知识进社区这个活动如此受市民们的欢迎,我们与多个单位建立广泛联系,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活动的开展,实实在在为市民提供了学习急救常识的机会,提高市民的生活生存质量,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今年截至目前,共举办市民急救培训18期1065人次。
(三)积极参与重大活动。今年8月4日,我们与浙江绍兴120开展两地急救文化研讨会,广泛交流了急救科普经验,提高了两地急救文化水平。我们还认真做好了重大活动保障工作,8月7日全民健身日期间,做好了市民急救保障工作,切实维护了市民生命健康安全。
(四)启动急救安全生产年活动。今年伊始,急救安全生产年活动启动,以“细节决定安危”的安全生产文化主题活动在7月末8月初各科室拉开帷幕,9月中旬,我们组织参加了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1年,急救工作任务仍很繁重。我们将在市科协和市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重点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强凝聚力上下功夫,以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手段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工作,确保完成急救知识科普各项工作任务。
(一)提高全民急救意识是基础。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为什么要推广急救知识,推广急救知识的必要性,怎样普及急救知识等一系列问题都向相关单位和社会相关人群做了详实的宣传。特别是利用各种急救服务和培训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提高了社会各界的急救意识,使我市普通百姓都能掌握基本的紧急自救与救人的能力,从而促进安全意识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平安镇江”、“和谐镇江”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急救师资水平是关键。随着急救培训业务的不断扩展,我中心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派出专门的现场急救经验丰富的医生前往省救护培训中心进行救护培训师培训,提高主讲与操作水平。在急救培训中,为了激发市民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我们打破以往传统讲学式的培训方式,结合急救知识,自编自排了精彩活泼而又极具生活化的情景剧,采用了生动逼真的人物模型等手段,培训形式可谓丰富多彩。为了让市民们能更好的亲身体验急救技能,我们还专门购买了高仿真的模型供大家演练,指导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清除,创伤救护四项技术等项救护操作,以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使居民在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自救或互救,提高急救效果,将伤残降到最低的目的。由于活动形式的新颖生动,我们每到一处,精彩的急救培训都能引起市民们的热烈反响,活动现场总是掌声不断,好评如潮。
(三)为全民搞好服务是目标。在急救培训过程中,我中心坚持公益性的原则,以服务方便于民。对市民自愿报名学习急救知识免费培训;对市民关心的日常保健知识,随堂讲解;对课后没听明白、要求实践操作的市民,手把手的重新教亿博体育官网入口,并且保证讲课质量。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深知急救知识科普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实现急救网络社会化,抢救技能普及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理想社会目标,我们先后开展了“急救知识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活动,并制成光盘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培训让市民知道在突发疾病的关键时刻该怎样自救、怎样救人。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我们的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称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传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使人们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减轻痛苦,挽救生命。
“十二五”期间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计划行动纲要》的第三阶段的前五年,也是关键性的五年,为切实做好全面科学素质教育落实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培训科学学科教师,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加强科普教材建设,根据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需求,组织征订科普教材和自编科普读物,自制科普课件;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急救等知识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二)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和交流,进行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按照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创建科普信息资源使用环境,保护科普信息和课件制作人的利益。
(三)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建设。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增大电视、广播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和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强大科普门户网站的科普栏目空间,大幅度增加大型电子屏数量,加大科普刊物编辑和送阅力度。打造科普传播媒体品牌,提高制作和传播质量,开辟一个读者量大的综合性报纸专版、电子读物和视频课件。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功能,建立科普门户网站,提高网站惠民率,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浏览。加大投入,配备好“科普大篷车”,打造收视高的科普电视栏目,扶持科普网站扩容,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科普文化发展。提高媒体科普服务功能,增强公众对于公共卫生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急救能力,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1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体位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新包括见习期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接听出诊电线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2.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长或高年资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1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的记忆。
3.2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3.3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
3.4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一直以来,LBL教学模式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都极为普遍,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较少,学生的思维被牢牢桎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距离医学专业人才有着不小的差距。在新时期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应得到摒弃,将CBL与PBL教学法积极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思维始终保持在活跃状态,学生的知识储备更加丰富,能力成长十分迅速,对于各类临床问题的处理愈发得心应手,在临床工作中也会有亮眼的表现。由此可见,CBL与P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善于运用这些新型教学手段,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时限性。当患者受伤严重或者是恶疾突发时往往需要采取急救工作,要用最短的时间将患者从死亡危机中解救出来,时间上的延误所引发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极有可能造成抢救无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需要相关医护人员能够始终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有着丰富的急救知识,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迅速选择得当的急救方式,给后期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二)社会性。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越来越大,罹患危重病症的概率陡然升高。要想挽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就要切实加强急救医学教学工作,培养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使之坚守在危重病症急救岗位上,给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维持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三)条件性。要想将危重病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不单单要依赖于高素质的医护人员,先进的医疗急救病房和器械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唯有如此医护人员才能全无后顾之忧,给患者提供完善的急救服务,这也是评价我国急救医疗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四)复杂性。危重病症可能是由多种疾病诱发的,在急救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素质选择合适的急救方式,无疑给急救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医护人员也要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胜任急救工作,为患者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高等医学专科院校作为培养医护人员成长的摇篮,必须要明确危重病症急救的重要性,加强对相关医护人员的培养,传授他们先进的急救知识和技术方法,将这些人才及时输送到我国医疗机构,以提高我国急救医疗水平。具体而言,急救医学教学应落实以下几点要求:(一)把握学生的需求。学生对于危重病症急救知识的学习通常来源于书本和教师的讲解,他们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丰富,对于临床问题可以侃侃而谈,但是在真正接触危重病症患者时却会手足无措,急救操作也会频频出错,导致实践训练效果不甚理想。教师应该充分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薄弱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在急救操作中灵活运用急救知识,缓解患者的病痛,拯救患者的生命。CBL与PBL教学法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达成上述理念,让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学生都能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有所收获,将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急救操作水平得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成就感都将油然而生。(二)争取患者的配合。在高等医学专科院校急救医学的教学中,患者是一个关键要素。他们能否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工作对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着直观的影响,争取患者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保证临床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急救操作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在开展急救医学教学之前带教医师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心理状态,还要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帮助患者排忧解难,以赢得他们的信任。那么患者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工作,不但可以促使急救医学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而且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可谓是一举两得。(三)加强医护配合。一般来说,危重病症急救工作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任何一个人员的操作失误都会让患者处于危机之中,要想提高二者的协同性,就要在急救医学教学中重点加强此方面的教育,确保医护人员能够树立科学专业的急救思想,在完成好各自工作的同时保持通力合作,以此来提高急救工作效率和实际水平。针对不同岗位职责的医护人员和专业教师要将急救操作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传授给他们,还要运用CBL与PBL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使其能够在面对不同危重病症时做出精准的判断,学生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表现将会更加突出,教学效果也能得到良好的保证。
(一)CBL教学法的应用。CBL教学法在我国最早的应用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此种方法是由教师设计案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问题、分析要领,最后教师将进行综合全面的总结和评价。CBL教学法的应用使得枯燥乏味的急救医学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集中起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将会更加透彻,还会将所学的急救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将得到融合渗透,急救操作水平将随之大幅上升。用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看到了急救知识的具体用法,避免了纸上谈兵现象的出现,还能将知识点串联到一起,促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其对于临床工作就不会感到十分陌生了,表现也会非常亮眼。然而CBL教学法并非毫无缺陷的,既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普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上,没有过多的时间来讲解案例,案例分析深度不够,学生就会存在困惑,其能力成长缓慢,这点是急救医学教学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需要教师能够加以解决。解决对策在于,教师运用CBL教学法时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的时间,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以供学生分析,还要控制好学生的自由讨论时间,争取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急救知识的融会贯通。(二)PBL教学法的应用。PBL教学法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应用知识,从而获得能力的稳步提升。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选择问题的提出时机,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皆可,前者能够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点有个大致的了解;后者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和吸收,学生在学习上也会真正取得主动权。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将获得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他们还会从他人的发言中了解到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成熟的地方,思维的反复碰撞有利于创新意识的萌发,学生的思维将更加灵活,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更加开阔,这些都是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品质。为了实现P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科用,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在学生讨论时耐心倾听,引导他们的思维,避免他们的思路发生偏差。对于学生而言不能够过于依赖教师提供的标准答案,一味地死记硬背专业知识,而是要敢想、敢说、敢做,从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优化自我,方能够获得能力的快速发展。PBL教学法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颠覆,在高等医学专科院校中运用PBL教学法的难度不小,当前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和教学设施都不符合要求,要想加强PBL教学法的推广应用教学改革已然势在必行。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CBL与PBL教学法各有优势,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能够将这两种新型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必然会促进急救医学教学质量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具体应用要点如下所示:(一)更新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现CBL与PBL教学法联合使用的必要前提,长期以来学生都接受的是灌输式教育,突然转变教学模式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学生的参与度也普遍较为低下。倘若能够在新生入学时就直接应用此种新型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依赖性就会得以消除,他们在课堂上将会积极讨论问题并大胆发言,在课下查阅与急救医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主动探究临床问题,还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方式变得更加多样。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对CBL与PBL教学法的研究力度,确保二者能够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发挥出对急救医学教学的有益作用,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课堂。(二)教师队伍建设。尽管在急救医学教学中运用CBL与PBL教学颠覆师生角色,但是教师起到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更要提上日程。高等医学专科院校应该定期组织对教师的培训工作,不但要传授教师先进的急救知识,更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教师能够对CBL与PBL教学法的应用要点知之甚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在培训过后要对教师进行考核,检验教师的培训效果,调动他们的培训积极性。对于教师制定的教学方案要由专业人员审核通过后才能实施,还要安排教师到已经熟练开展CBL与PBL教学法的院校实地考察学习,以培养出真正符合标准的教师队伍。(三)建全考核评价体系。现行考核方式主要是对于书本知识点的考核,却忽略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为此,实施CBL联合PBL教学法需要有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有力支撑,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成绩、与患者沟通能力等。专业知识的考核只占据一小部分,学生能否将急救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才是考核的重中之重,这样学生就不会单纯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在平时上课中也会积极思考临床问题,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为今后开展实际的急救工作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CBL与PBL教学法的应用使得高等医学专科院校急救医学教学的开展焕发出了新的气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在案例讨论、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他们在临床上有着卓越的表现,对于挽救危重病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如今高等医学专科院校应该加强CBL与PBL教学法的结合使用,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CBL与PBL教学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更为科学有效,从而为急救医护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1]吴发明,姚秋阳,刘莎,聂绪强.普通医学院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以PBL教学为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8(18):2916-2918.
[2]魏晶,李芳,王冰,李霞.八年制医学免疫学PBL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8(9):720-722.
在世界急救日即将到来之际,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红十字会共同组织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这是促进全民救护网络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公共安全建设、提高全社会应急救援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意见》,对全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市是自然灾害多发区,突发事件、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广大机关干部经常深入抢险救灾第一线,健康生命安全时常受到威胁。认真组织参加“应急救护知识进机关”活动,不仅有利于保护机关干部自身的安全,更有利于组织现场救护,确保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广大机关干部不仅要做熟练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先行者,还要做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开展。
通过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工作,到年年末,全区公安、教育、建筑、旅游、安全监管等行业部门从业人员救护知识普及率不低于35%,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人员达到2.5%;年年末,普及率不低于60%,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人员达到5%。到年末,全区普通市民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不低于16%,每100-200人中有1名培训合格的红十字救护员,全区初级卫生救护知识普及率和救护员培训合格率达到国家标准。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规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项技术,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基本技术;中毒(化学和食物)、中暑、触电、溺水、烧烫伤、气管异物阻塞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公共安全、防灾避险基本知识技能等。
(一)筹备启动阶段(年4月—5月)。建立区应急救护培训办公室,召开相关责任单位协调会议,研究部署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各街道、相关责任部门按照培训目标任务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参训人员,安排培训场地,全面启动应急救护培训工作。
(二)深化推进阶段(年6月—年12月)。优先满足高危行业培训需求,重点在伤害事故易发的公安消防、建筑工程、警务保安、伤害事故易发的企业等行业全面铺开,逐步向大中小学校、街道社区延伸。
(三)总结评估阶段(年末)。检查、评估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救护员信息资料数据库,建立长效机制,使救护普及培训工作成为政府倡导、企业需要、群众受惠,社会各界支持的常态工作。
区红十字会:负责分解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年度目标,督促、检查、考核各部门落实职责分工及完成年度目标情况,负责救护员考核、发证工作。
区教体局:负责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师生中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组织学生开展避险逃生演练和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比赛。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的救护培训工作;结合岗前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失业人员培训开展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应急救护培训,共同做好社区居民应急及健康保健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区旅游局:结合导游员年审培训工作,负责对导游员进行救护知识培训;协助组织星级饭店等一线员工参加救护知识学习培训。
为保障全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培训坚持公益性原则,培训经费由区财政保障,纳入专项经费预算。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是全区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作为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广泛发动,积极推进,抓好落实。
(二)积极协调,加强沟通。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对在培训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区红十字会、区应急办联系沟通,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我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搜索您想要找的内容!
友情链接:
地址:山西省亿博体育app·(中国)官网入口 电话:400-777-6666 手机:08677889966
Copyright © 2001-2024 亿博体育app·(中国)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20016002号